集運液體集運液體集運液體
王漢生目睹了家鄉從一片白色灘塗,變成如今多種草木點綴,候鳥翩翩飛翔。
57歲的王漢生家住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在這裏孕育出一片濕地。在他的記憶中,這片濕地曾經是鹽鹼化嚴重的淺水灘塗,上面零星散佈着冰草,風沙頻發。
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與蒙古高原過渡帶,屬中國西北荒漠地區典型的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高台段濕地保護區面積為2.95萬公頃,約佔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的71.6%。
王漢生從小就和村民們在寬闊的河道中圈羊放羊。在他的記憶中,羊羣在白茫茫的河道里爭相啃食矮小的灌木,連空氣都是燥熱的。
王漢生在檢查河邊衞生情況。集運液體新華社記者集運液體崔翰超集運液體攝
2010年起,當地政府啓動濕地修復工作。禁牧、退耕還濕、植被恢復、生態補水、棲息地恢復等工作陸續展開。
王漢生建在河道中的羊圈要被拆掉,他愁了起來:“一年四五萬元的收入沒了着落,咋辦?”
相關部門看到王漢生的難處,為他提供了工作崗位。無處圈羊,於是他賣掉了家裏的200只羊,成了一名全職濕地協助管理員。
在高台縣濕地公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周佔彬帶領下,王漢生開啓了自己每天在濕地邊的“漫遊之旅”。
他的工作任務是巡護周長70公里的區域,一週得走上一遍,在指定的點上用手機軟件拍照“打卡”,並勸阻上報亂砍濫伐、隨意傾倒垃圾、違規河道採砂等行為。
王漢生在河邊巡護。新華社記者集運液體崔翰超集運液體攝
週而復始,隨着王漢生足跡的增多,他的眼簾中也開始映入了越來越多的色彩和活力。
“河道水位變高,以前三四十釐米深的地方現在達到兩米深,河岸兩邊有了步道、柳樹、草坪,還有候鳥可看。”王漢生説。
周佔彬介紹,截至目前,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台段)先後完成高台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兩級橡膠滾水壩、生態河岸等建設,累計人工恢復植被7000餘畝。
“監測顯示近年來高台縣保護區內重點水域水量逐年上升,濕地植物樣方植被覆蓋率達到近90%。”周佔彬説,該區域現在已成為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的重要繁殖地和候鳥的越冬棲息地,2019年共監測鳥類5萬餘隻。
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台段)。新華社記者集運液體崔翰超集運液體攝
2020年,中國政府發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切實加強鳥類保護的通知》,提出通過加強種羣及動態監測、強化行政執法、規範鳥類收容救護等措施,推進鳥類保護工作。
周佔彬説,當地除了對保護區範圍內整個生態系統進行日常監測,同時確定監測樣點10個,着重加強對鳥類分佈棲息遷徙等規律研究,並開展疫源疫病的防控和預警。
王漢生在河邊清理垃圾。新華社記者集運液體崔翰超集運液體攝
王漢生也成了候鳥的“守護者”。他的工作內容裏還有一項鳥類觀測,一旦看到受傷或生病的鳥類,他就要換上防水服,划着船,把這些長翅膀的“遠方客人”送到當地的救助站。
時間長了,王漢生對遺鷗、白琵鷺、大天鵝等重點保護鳥類的特性都十分熟悉。“天鵝遷徙時會多羣集結,求偶時雌雄會趨向做出相同的動作,還會互相梳理羽毛。”他説。
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台段)一景。集運液體新華社記者集運液體崔翰超集運液體攝
如今的濕地早已成為一片景色優美的公園,當地不少市民來此散步鍛鍊。王漢生表示,環境變好了,空氣也沒那麼幹燥,“感覺自己一刻也離不開眼前的美景”。
(記者何問、崔翰超)
編輯:趙怡雯
責編:王紅巖
主編:史 集運液體 集運液體昆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電話:0931-8688154
ICP備案:隴ICP備11000652號-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2807210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4 甘公網安備集運液體62010002000007號集運液體
集運液體杜絕虛假報道集運液體歡迎社會監督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文明辦網文明上網舉報電話:010-82558163集運液體
集運液體版權所有:甘肅省廣播電視總枱 集運液體集運液體集運液體
集運液體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張蘇灘561號 郵編:730010 集運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