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運液體集運液體集運液體
新華社蘭州12月30日電集運液體題:記者手記:老路賣騾
新華社記者王朋
猶豫了差不多半年之久,60歲的路和平最終賣掉了陪伴這個家庭7年時間的騾子。
站在安置樓房的窗前,望着樓下不息的車流,老路難以相信,自己真的不再需要這位“老夥計”了。
一年多前,老路還住在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蒲池鄉楊家溝村。大山在這裏扭成一團,縹緲的雲霧掛在山間,像是大山戴着一條白色的圍巾。楊家溝村就坐落在雲霧“打結”的地方。
老路(左)和愛人放騾子歸來。新華社記者集運液體王朋集運液體攝
過去,村民到山後的中藥材種植田來回需要3個小時,把藥材送往山下的市場來回又要兩個多小時。騾子成了村民生產生活的好幫手,耕地馱貨、走親娶嫁都離不開它。村民哪怕自己吃不飽,也要勻出一塊地種上燕麥草,想盡辦法餵飽騾子。
“老婆子愛惜騾子,上山放騾,她都是牽着,不忍心騎咧。”想起從前,老路內心仍然不能平靜。
近幾年,村裏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挖掘機開上了楊家溝村陡峭的坡面,產業路將山後藥田和山下市場連接起來;收購中藥材的貨車開進了村裏,“卧牛田”“眉毛田”種滿了中藥材;有些村民買上了小轎車,到鄉鎮和區裏也有了通勤的班車;村民也在去年搬至山下兩水鎮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老路在拴騾子。新華社記者集運液體王朋集運液體攝
日邁月徵,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裏不少農户也用上了旋耕機等各類農機。過去賴以生存的騾子,漸漸成了生活的“累贅”。
老路説,特別是搬下山後,楊家溝村逐步恢復了生態,不少村民賣掉了騾子。他不忍心,但是從山下回到楊家溝、再把騾子牽到山上放養過於折騰,在山上給騾子蓋個養殖棚又不現實,送人寄養又無人可送……
隴南市蒲池鄉楊家溝村舊貌。新華社記者集運液體王朋集運液體攝
老路不得不想賣騾的事。可是,聽販騾的商販説被賣掉的騾子都被宰殺吃肉了,老路就憂鬱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這位陪伴自己多年的“老夥計”,正是得力的時候,看着它津津有味地嚼着料草,老路五味雜陳,在露天的騾圈旁吧嗒吧嗒抽起了捲煙。
騾子閒養了近半年。就在一週前,路和平最終賣掉了它。經過多方打聽,他把騾子賣給了在山裏搞生產需要騾子拉貨的個體户。“總歸是給‘老夥計’找了個好去處。”老路糾結了半年的心,最終平復下來。
春節前後,是中藥材銷售的旺季。這幾天,路和平正和前來收購的藥商談着價格,家裏還有600公斤當歸、100公斤黨蔘。今年,他再不用趕着騾子下山賣藥了。
編輯:楊 晨
責編:黃昕鵬
主編:史 昆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電話:0931-8688154
ICP備案:隴ICP備11000652號-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2807210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4 甘公網安備集運液體62010002000007號集運液體
集運液體杜絕虛假報道集運液體歡迎社會監督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文明辦網文明上網舉報電話:010-82558163集運液體
集運液體版權所有:甘肅省廣播電視總枱 集運液體集運液體集運液體
集運液體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張蘇灘561號 郵編:730010 集運液體